您的位置:新化在线 - 新化旅游 - 景区指南 - 正文
首页 | 新化卫星地图 | 对本站的建议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
白旗峰的前生今世

来源/作者:新化在线 录入:新化在线
2013/2/7 10:16:59 浏览:正在载入...

游白旗峰玩得兴高采烈的人们

白旗峰观景台风光

  (文:邱向明 明明 图:明明)2013年1月26日,参与新化人社区蓝色山脉等人组织的“走遍新化 爱我家乡”第六站活动——登水车白旗峰,观世间浮云事。一行15人自驾车抵达长石村后,在村支书罗崇旺的带领下,又经过了近个把小时的山路,终于抵达了地处新化、隆回、溆浦三县交界处的白旗峰上。罗支书告诉我们,此处海拔有近1465米。在白旗峰寺前环望四周,只见眼前气势磅礴,山峦险峻,周围群山环抱,层层叠嶂,视野开阔。并与紫鹊界梯田景区遥遥相对,在此可一鉴紫鹊界梯田全貌。

  白旗峰的由来

  据传,白旗峰在唐代以前叫作石龙山,后来又称之为白云山。因为这里地势险峻,又叫鸿门关。到明代永乐年间,改名叫白云峰。在白云峰半山腰,有苗瑶族人于宋元丰初用条石建的白云庵。

  明永乐间,在靠近白云峰的道观村、崇阳村有两位禅师罗普通、罗普道,他俩在三月初三去武当山朝拜真武祖师。在虔诚朝拜时,他们看到祖师神像脸上汗水直流时,他们就取出手帕为神像擦汗,谁知手帕竟粘在神像脸上取不下来了,二人也没法,只得辞神返乡。

  在回乡途中,半空中飘着一朵白云,伴随他们一路回家。六月初六这一天他们到家后,那云始终在山上盘旋,二人就跟着白云爬到了白云峰上,当靠白云越近时,云就缩得越小,最后变成一面旗帜挂在半山腰的一棵树上,走近一看,旗帜竟然就是他们给真武祖师擦汗的那块。二位禅师终于明白:是祖师爷看中了此山,并护送他们回家。二位随即游说周围乡亲募捐筹款,在白云庵旁建了一座祖师殿,供奉了真武祖师神像。白云峰由此改名白旗峰,而祖师殿也香火日益旺盛,香客络绎不绝,明朝时白旗峰香火旺盛的时候,在峰上竖起百盏灯笼,夜晚灿若星辰,甚是壮观。

  白云庵、祖师殿均在十年文化浩劫中毁于一旦,现在看到的白旗峰寺和祖师殿,均是2001年重建的。在祖师殿前面左侧,三块清乾隆三十七年复修白云庵祖师殿的功德碑,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佛教的虔诚和信仰。祖师殿门前绑旗的旗杆石座也只剩半边孤零零的立着。罗支书告诉我们,在祖师殿神像下面还有一块更老的,但已经看不清楚文字,他说在族谱中记载了历届修整的资料。族谱中记载在明万历十四年、清乾隆三十七年,嘉庆二十五年,光绪六年都有修葺,到2001年重建已经是第五修了,朋友张建新就告诉我,在五修的功德碑上,可以看到他和他爸爸的名字。白旗峰附近的村民,一直沿袭古风,崇佛尚道,古朴尚存。

白旗峰寺

祖师殿前乾隆三十七年复修的功德碑

  千年石龟

  在白旗峰寺的前面,有一天生石龟,龟身约8米,龟背逐步窿起1米多高,头朝北方,尾指南方,八卦图形的龟壳嶙峋交错,活灵活现,头部昂首向前,极为真实,引来游客啧啧称奇。

  石龟来于何时何地,现已是个谜,只是从村民口中得到些传说,说此龟还与风水地理堪舆祖师杨救贫有关。

  杨筠松,名益,字叔茂,号救贫,唐僖宗朝国师,官至金紫光禄大夫,掌灵台地理事,生于会昌元年(841年)三月初八日戌时,天佑四年(907年),杨救贫被人暗算,中毒身亡,享年六十七岁。他有两个儿子名为:杨郎、杨影,宋朝大将杨六郎是他的曾孙。以风水地理术行于世,平素自律甚俭,且怜贫恤苦,多方周济,民间极为崇敬,有口皆碑,世人称之为“救贫先生”。传说他曾得到过异人传授的三件宝:能赶山移岭的赶山鞭,能指点观龙察穴疑难的无字天书,能舀干河水的铁灯盏。

  话说当年杨济贫云游到白云峰,白天在山上查看风水,晚上下榻在白云庵。一天深夜,他观天象时,见白云庵与扯旗寨庵中间那片水竹林金光闪闪,心想:有人葬得此地,子孙必出帝王。

  次日天刚亮,杨济贫走进了水竹林,看见一少年在扯竹笋,便问:“你年年上山扯笋子么?”“扯了三年。”“你看见了什么么?”“有两次上山早看见一美女也在扯笋子,等我一走近,她就不见了。”杨济贫吩咐少年,明天早上山,一看到她就问:“姐姐是否要嫁人?”第二天清早,少年又看到了那美女,忙问:“姐姐是否要嫁人?”美女回答:“我的丈夫还未养,我的媒人还未生,请你转告杨济贫,咒他来生做龟孙!”说罢,不见了踪影。

  不久之后,白云庵边有一个飞来石,酷似乌龟,就是现在白旗峰寺前的那只天然巨石龟。当然,也有村民说,这石龟是杨济贫用他的赶山鞭赶过来的,当赶到此处休息时,被观音阁里的观音识破,就定在了这里。

  传说归传说,但美好的传说,能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,有时能启迪人们的心智,有时也能再现那个时代的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,或寓寄着当时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崇高的理想追求。

千年石龟

  采彩和尚墓

  在乾隆初年,白云庵迎来了第三十七世传人——采彩和尚。

  采彩和尚字普柏,四川人。在清乾隆初年来到白云庵修道。他在白云庵修道期间,这里一求百应,祖师爷显灵显圣,敬香客人每天络绎不绝,据说能日进碎银二三升。

  因为香火旺盛,乾隆三十七年,在采彩和尚的倡导下,复修了白云庵和祖师殿,用信徒捐献的银两重新雕塑了又高又大的祖师圣像,还由寺院出资修筑了百步天梯——进山门的石台阶。

  采彩和尚当年的宏伟规划,都在岁月的长河中消失殆尽,只有这百步天梯还摆在游客的脚下,如今,我们只能循着这700余米、240余级的台阶,感受着白旗峰当年在采彩和尚主事下的盛况与雄伟。

  到乾隆三十八年,在复修寺院后一年,采彩和尚为白云庵呕心沥血,耗近灯油,圆寂归天。在他生前,他在白云庵左侧100米处的山后,自建一塔墓,墓庐直径11米,高2.5米,内建墓室,券弧拱,前有石门高1.2米,宽0.9米,门楣镌“弥无不夜”四字,墓顶建有围栏,呈椅状,中央筑三层石塔,高2米许,镌有“采彩和尚墓”字样,他的弟子为他立碑一块,嵌在塔后围栏处,记载采彩和尚事迹。将其棺椁安放在墓室内石墓床上,外用整石封门。

  而今的采彩和尚墓,三面掩映在灌木丛中,一面正当山路,洞门大开,空空如也,只见墓床,正面墙壁用青砖和水泥建一神龛,供着一尊神像。从左侧拾阶而上,可观看墓顶围栏和石塔,并依稀可辨碑上文字,大意介绍采彩和尚名号和相关事迹,以及勒碑日期,上注皇清乾隆三十八年刻石,并有石匠姓名。

  我们问墓门是何时开启的?罗支书说那个时候是文革时期,破四旧时敲开的,敲开后,棺木已经朽坏,尸骨也化作了泥土。我问当年挖开时您到现场看了吗,他回答说那时他年纪小,只有几岁,那时挖开后,大家都不敢走这里。

  大熊山的和尚塔我看到过,不是很大,那只不过是在地面上建一小石塔,招云寺前的石墓也看过,也就只是一具石棺而已,而采彩和尚塔墓,倒是罕见,不但有三层石塔,还有较为宽阔的墓室,自有一翻气象,被誉为湘中最大最完整的和尚塔墓,对研究明清时期的墓葬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  下午一点多钟后,我们走下山来,在长石村一村民家用过午饭。饭后闲聊,均对此处美景不能忘怀,印象较深的还是那千年石龟。大家都表示不虚此行,深刻地了解了白旗峰的历史、文化以及现状。当我们返回水车时,长石村那线条流畅、婀娜多姿的梯田,呈现出令人陶醉的美,遥想白旗峰上,追昔怀古、亲近自然,是个令人惬意的去所……

白旗峰寺后山采彩和尚墓

采彩和尚墓塔

采彩和尚墓内景

相关阅读
共有评论 0网友评论
注册新化通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我们

免费发布信息 免费刊登黄页 免费宣传推广 打造新化免费信息发布平台 联系电话:13638489191

本站官方QQ群:54858901 | 客服QQ:点击发送QQ消息 | Email:76008608@QQ.com

蚩尤故里 新化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?2011 http://www.er-ka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